杨清茨,诗人、散文家、书画家
作者简介:杨清茨,诗人、散文家、书画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紫砂艺术研究院院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委员、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光明网中华优秀传统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贝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席、文化形象大使。诗作散文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诗刊》《北京文学》《星星》《扬子江》《中国文艺家》近百家报刊媒体;并入选《当代文学选本》《儿童文学选本》《中国2019年诗歌作品榜》《世界抗疫诗精选》《世界华语乡愁诗精选》(中英双语版,已于芝加哥学术出版社出版)等多个文学版本。
诗剧《示儿书》《木棉花正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及“建党一百周年”献礼优秀音乐诗剧,已于国家话剧院首演;荣获第八届长征文艺奖;诗歌收录央视人文类大型电视纪录片《笔尖上的中国》;诗歌《心灯》荣登中国教育电视台2018年“诗意中国”春晚压轴节目。诗歌及散文作品常于文学领域屡获各类奖项,并常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书画作品常作为国礼馈赠多国总统及大使。
著有个人诗集《玉清茨》,参与编写《诗为最美奋斗者歌》。
浪淘沙•秋意浓
林木染秋霜,紫褐红黄。
西风阵阵啸尤狂。
落叶纷纷飞满院,覆了车房。
夜雨打南窗,倍感寒凉。
铜炉素手点燃香。
袅袅青烟思缕似,飘向何方?
(行草:《云山入画》)
清平乐•禅
寒烟衰草,
举目红尘渺。
似海苍山留晚照,
凛冽西风呼啸。
夜深灯弱人孤,
案前独诵禅书。
佛理相通物理,
茫茫宇宙原无。
(篆书:临风清)
半是暗夜 半是启明
夜空有朦胧的星月
是弯弦的银勾
洁玉皎皎
雀儿狭小的身影
在太湖石的缝隙里
有忽明忽暗勾勒的轮廓
仰饮窄窄之细流
水中升起的雾
有浮世半生的倒影
半是暗夜
半是启明
十月的花信子
将至已至
樱花
樱花开的时候
树下的草地上
风从我的左耳吹到右耳
天上经过的云
变换着不同的身姿
它们的影子从我脚背滑过
我抬头的时候
光在山的一侧亮了起来
樱花落的时候
我没有看到那张彩色的画布
我想到燕雀啄香泥
落下的樱花
不一定全变成灰土
它也会沉积变幻
以另外一种生命活着
我慢慢地坐在地上打坐
梦见冬天的那场大雪
梦见有人
为我戴上樱花一样的头冠
江南忆
常忆起,碧竹窗外细雨
有农人吹送归鸭
孤帆寄泊江岸
星儿疏疏,月儿初斜
归故乡
而梦却常挂在瘦骨嶙峋的悬崖
远去的父亲
用一只手绘的兰花绢灯
照亮了远嫁的女儿
相思被锁
常羡燕子,知春还家
可筑巢,可呢喃
春水,杨柳风
而轻霞般的少女
俏立画船
如淡淡的眉月
雨落下的时候
不小心打碎了一地忧伤的杨花
邻家槐花香
暗香,无论如何都
透过了纱帘
邻家的槐花下着一场
纷飞的春雪
姑娘骑在墙头
用竹竿
勾一串串
四月的繁华风流
暮光优雅的玉足荡漾
在青墙黛瓦
捧一首新诗
美好的颂扬如此明显
来不及嚼一口暮春的清香甘甜
这张着双翅的雪蝶
早已
打开故友的叩门声声
在芳菲离开前
(小写意:笑看红衣浅复深)
科尔沁在草原的苍茫里托举人类悠远文明的曙光
落日在眉骨间燃烧
山川、村落、黄沙地
孤烟、长生天就在胸前排列成行
比酥油还香的马奶酒
篝火不知疲倦的安代舞
经咒声揽于蒙古包之怀
低于苍凉的马头琴音
月光不语
尘世那么远
我却在一只蝴蝶打开的羽翼上捕捉到
狼神、鹿图腾
孝庄文皇后如画的眉眼,春风
荡出万物的波纹
乌审及马蹄横扫过的岁月风云
科尔沁
在草原的苍茫里牧放着牛羊
还有嘹亮的嘶鸣
托举悠远的人类文明曙光
春风中行走的青春火焰
每一个不幸逝去的生命都应被这个春天缅怀
每一次英勇的义举都应被这个春天深深铭记
当乌云蔽日,险峰阻拦
我们
从未失去“迎着艰险向前”的勇气
面对惊涛骇浪
总有人披坚执锐、逆行出征
总有人眼里长着太阳、笑声坦荡
疫灾准备着一场考试
考验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疫灾是一座炼炉
熔炼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到武汉去!”
无数个逆行的身影担当请缨
定格明光烁亮的群体影像
每一个身裹星光的志愿者
没有“刀枪不入的金丝软猬甲”
却以最温暖坚定的信念冲锋在前
每一张面朝朝阳活力四射的笑脸
映照志愿者的初心使命
“予人以星火者,身如火炬”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在暗夜、雷霆、冷雨、冰雪、泥泞里
是一团团驱散黑暗的夺目光焰
青春是一幅幅壮丽的诗篇
少年英雄的志愿者
鲜红血液的源头怀揣一颗心系天下的赤子之心
总在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流血以从之
总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奋进以赴之
你们向着阳光
在疫情的战场上撒下一包包向日葵的种子
以婴儿般明亮的眼睛,金线编织的朝气蓬勃
缤纷迷人的光彩,逼退这灾难的黯然
以青春单薄的双肩
把使命牢牢扛在肩上
将同胞的健康安危高高举过头顶
倔强不屈的韧劲,是一把把闪耀银光的利剑
于灾难中愈磨锋利
划破这暗夜的惶恐无助
当郭玮摘下护目镜和口罩,
疲惫的脸上纵横交错的压痕
是天使般纯净的美丽
关于“最美压痕”的话题,那日目光的凝聚量
超过了2.6亿
“不能再看母亲最后一眼,
不能给母亲最后一个拥抱”
只能面向家的方向,含泪三鞠躬
吴亚玲愧疚悲伤的泪水
是这场春雨中的“最美珍珠”
当威辰实在大年初一驱车赶往武汉
义无反顾立下“精卫填海”的誓言
为了志愿工作辞了职、卖了房
热血担当告别过往的人生
以“95”后诚实的双手
书写“人民的品质”
创造感动中国的奇迹
当你只身一人从海外“人肉”背回1.5万只口罩
15岁的赵珺延,如百卉之萌发
少年的身体,承载着一座善意的高山
没有生而为勇,只是选择无畏
以一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诠释“00后”群体的成长与勇气
........
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
无数“扛着历史”的普通人
书写了一个民族的坚韧
刻绘了一个民族的精魂
这个不寻常的春天
一个民族用磅礴的精神伟力及
亿万强大的心力
筑起了一座抗击灾疫的巍巍长城
每一个逆行中不畏艰险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每一个发心与护国行动都是一束行走的火焰
灾疫是一面明亮的镜子
映射中华民族大江大河的精神
当春风折青柳拂过
我们的热血何以澎湃
我们的泪水何以滚烫
是一张张青春无畏的面庞
揣着善者仁心的生死坚守
提着盏盏明灯照亮黑暗的心路
赐予我们心尖上颤栗之感动
携春风写下浅绿或嫣红的诗行
这个庚子的春天
这片广袤而神奇的东方土地上
每一个普通人都努力散发出自己的一丝微光
凝聚成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希望之魂
时代铺开一张严谨的考卷
历经苦难却从容自信的中国啊
正穿越这场大考的风霜雨雪、刀光剑影
挺身崛起、整装出发
以更年轻而矫健的步伐
踏上愈加强大的征程
走向繁花似锦
————————————散文篇————————————
彩虹桥
乍一听这名,第一反映,罗马湖,以为就是诸如意大利异域之类的浪漫之湖。其实不然,其位于北京顺义的郊区,据说那边曾是一片荒芜的田野。经过当地农民多年改造耕耘,如今已然是一处“世外桃源”。
母亲突发病症住院,已是一礼拜之余。
残阳卷尘,驱驾四十五分钟而至的顺义,一条蜿蜒美丽的湖泊横卧于两岸依水而建的村落。湖水似碧玉磨就的明镜。清清浅浅,可见砂石,可见游动的尾尾细鱼。葱葱绿绿的草丛铺满了五彩星星似的小花,莲叶荷田田,初秋的淡荷努力绽放最后的芳华。湖两岸有休闲农庄、咖啡花舍及观景台之类的建筑,鳞次栉比。
将鱼与泥鳅、乌龟从氧气袋里放出,这群憋坏了的旁生将闷在氧气袋里的伤心呼吁而出。俶尔远逝,往来翕乎。用活泼的嘴亲吻水面,翩翩游走。
待将游走,偶尔回眸。我便挥手叫其快走,莫要回头。
清风悄无声息掠过湖面,平静的湖面漾起浅浅的波纹。
离开时,天变得灰沉,暗沉的天空突然划过一道细长的闪电,细雨便开始撒下来。来得很突兀,确也很适宜。从薄薄地雨丝开始变成豆大的珠子。恰好起的风,漫天扬洒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仿似我想念在医院观察治疗的母亲的心。
(疫情期间,医院规定亲属一律不得探视与陪护)
忧伤排山倒海地涌来,一阵阵冲击着我曾自以为是的坚强。
归途中,雨虽滂沱,天际却渐有淡霓浅彩隐现。那些悲伤的难过的,在风雨中兼容着突然隐显隐暗晦暗不明的光亮。
女儿指间凉润,将我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温柔地拭了去。她的眼眶亦是湿漉漉的,瞳仁清凉如洗。我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所有的话语哽在喉咙里,唯将她绵软的小手紧握在我的掌心不停摩挲着。
与母亲视频,看到她因连日大量的输液,脸变得浮肿起来。一霎如涨潮般,我心里泛起细细密密的疼。
病房里的母亲面色看起来苍白,很辛苦。
女儿对母亲说:“外婆,我想你!”思念仿若被打开了缺口,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在我四肢百骸里游走。我隐忍着,不让一颗眼泪掉下来。
雨越来越小,天空因雨水的清洗愈加碧透。天逐渐放晴了,雪白亮眼的阳光从厚重的云层里乍泻下来,云彩飘忽起来,似洁白而轻盈的羽毛。
清风穿梭,林荫外重峦叠嶂都淬上一层夕阳红。
阳光透过透明的车窗在我粉色的裙边晃动,闪亮斑驳的光点。
我打开车窗,薄薄的风一吹,片片扇形的银杏叶子飘过来,一两片款款落在我的手中。
女儿的气息清浅温润,时间在静谧里悄然溜走。
黑暗与光明纠缠后的天地,如此辽阔辉煌。被暴雨洗浴过的水晶蓝的天边突然架起两座灿烂夺目的彩虹桥,那一瞬间仿若所有的星河都汇聚在天的眼底,曜曜生辉,灿若银河。
空气里长久地弥漫着清新湿润,清风和灰尘在秋色里奔走,明亮而喜悦!
熹微晴朗,一切如我所思所愿!
念念相系
午后,坐在小院的北屋前。两只凳子,两双脚。倚着微风,温暖的太阳照得头顶的百汇穴热烘烘的。青灰砖围墙外的柳树垂着嫩绿的长发,低首几分羞涩的姿色;墙角一丛不知名的小白花兀自开得多情而热烈,馥郁芬芳(树森兄非说是美人蕉)我想北方的人儿应是没有见过这种南方花卉的;浅草使劲蹭着往上蹿,东北角的小洼地冒出了一茬茬紫红色的小花。老厨师边备着晚餐的食料边说那是新韭。
唉,我的心一寸寸灰暗下去,纠结了许久,终于忍不住纠正了一下,“那是堇草!”
天是真蓝啊,我喜欢的那种干净清透纯粹的蓝,不见一朵云的踪影。几只小彩蝶流连在刚绽新蕾的银杏叶边,时时翩跹,娇憨妩媚的如同小舞娘。
“清茨,送你一本我最珍视的经书。”壹可轻轻地在我旁边坐下,递过天鹅绒蓝线本精装的金刚经,我心里有一些柔软的波动,明明灭灭的。这位娴静如月的山东女子,转捻着她素喜的鹅黄菩提子佛珠,“清茨,今生与你再次相逢,真的是太好了。”她娓娓而言,“若我们能一直这样一起看佛经,我写剧本,你画画,写毛笔字,写诗,偶尔来支印度舞,或者拾起曾经顺溜的英文,翻译剧本,晴日里我们一起在阳光下发发呆,吹吹风,那该多好!”
这话如同点点火星,悄悄埋在了我心底深处某个角落。也许在未来的某刻,它将点燃心底隐藏的情思,熊熊燃烧。
阳光晃悠到了东北角屋,一阵风拂过,柔软无寒,真的是杨柳风啊,心想。她白晳的柔荑紧握着我,不大的眼睛在厚厚的眼镜片后闪烁着动情的光。
“今世还能相惜同修,真心不易呀。”我轻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天说地讲胡话,的确是好!”她抬首仰望天穹,“我日后还要写一本书,写咱们这座曹雪芹修书卖文求生时呆过的卧佛寺,写咱们的清茨,还要写咱们的师父,题目就叫《拂染斋日记》。”
“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师如父。”我喃喃道,骤然发现此刻非常想念上师,蚀骨入怀。便是发了一个语音过去,师父洪亮温暖的声音立马在电话那端响起:我刚动一念,想到了我们的益珠拉姆(法名)此刻在干嘛呢?一念起,你的信息马上就过来了。”师父在那头“哈哈”开怀大笑,我的心也如注入了一丝阳光,跟着止不住地笑了。
心最近一直很安定,记不清这是多少次与上师心有灵犀了。只记得上师曾说他的众多弟子中,与他常有同步感应的仅有三四个,我是其中之一。今生能做师徒亦是缘深所至吧。
雀儿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来回飞旋,新垒成的窝巢掉了不少草秸下来。刚出生的稚鸟挣扎着探出羸弱的身子,睁大黑豆似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我们。几只别家的鸽子在花圃前闲庭漫步,或钻入草虫觅食,或站在南大屋前石缸上喝水;两只灰色的斑鸠在西厢房屋顶逗乐,一只侧着身子傲娇而立,懒散的身子下藏着隐秘的欣喜;一只匍匐下身子,“咕咕”地轻叫,且慢慢向它走近,殷勤而小心,一对打情骂俏的情侣.........
壹可用手不断抚平着略皱的经书。低首轻轻聊起了自己的先生,孩子,慈爱包容呵护其的公婆。她的声音很细很柔,眼里满是幸福感激,揉碎着点点星光。方才那一丝不近人间烟火气的气息已然消失。
风细细,树梢被吹得“沙沙”作响。
我摸摸晒了半响的后背,一大片的温暖。眉宇间有如被细雨润后的清然。先生披着一身的阳光从南门逶迤而来,眉眼张扬。他看着我,幽幽道,“你的诗写了不少了,该整理一下了,出本书吧……”
四点时院子的阳光逐渐退去,大红的灯笼在一剪骤来的风中摇曳飘荡。鱼却安逸,在南院的小池里摇摇摆摆,如同片片五彩斑斓漂浮的落叶。悠然吐出一串串小泡泡,湖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毛色鲜艳的小翠鸟站在池中太湖石上,不时頷首整理自己的羽毛。
以为今日全然是寒雨后温暖的艳阳,却在风起时有一丝冻结脉络,风中有初绽月季的芳华跌落。既安静,又风云乍起;云卷云舒后却是天昏地暗。温暖中包裹淡淡的凉意,或许这才是燕京春分的归真。
这样的日子里,一朵花,一阵风,一盏茶,一本书,一句柔软的话,一个没有提前打过招呼的眼神,其实都是一辈子确认过的幸福。
小写意:日薄桑榆犹看书
责任编辑:贾御鑫